1. 首页 > 经典文案

采花节的作文 采花作文500字

采花节的作文

采花节较之林卡节,不单享受大自然的美景,还有着崇拜自然景观——鲜花的内涵。下面我们来看看采花节的作文,欢迎阅读借鉴。

采花节的作文1 采花节是居住在云南省潞西地区德宏、临沧和思茅等地崩龙族的传统节日。这个节日寄托着人们向往美好、追求幸福的心愿。

采花节的节期在每年清明举行。这天清晨,各村寨以鸣锣为号宣布节日开始。崩龙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装,戴上华美的装饰,然后提起花篮,挎起简巴——一种编织得很精美的挎包,上面绣有各种图案。迎着一路春风,谈谈笑笑,边歌边舞,到附近山林里采花。

花山花林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,到处是琳琅满目、艳丽馨香的鲜花,五彩缤纷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。漫山遍野都是采花的人们。红山茶像花山上的朵朵火焰,白素馨像花海里的浪花飞卷,丁香花在春风中点头微笑,迎春花似颗颗星星。万花丛中,崩龙族人民最喜爱丁香花,她的清香沁入人的心脾。恋人们均以丁香花互赠,表示永不变心。

一路采花一路歌,当花篮里盛满鲜花时,青年男女便汇集到幽静的林间草地上举行歌舞会。年轻人在象脚鼓的`悠扬旋律里,频频起舞,姑娘们旋舞的筒裙像朵朵鲜花盛开,飘舞的围巾像轻盈的彩云,点缀得花山花林格外艳丽;激越的歌声在山林中回荡。在这迷人的时刻,爱情的浪花,也欢涌在许多小伙子和姑娘的心海里。

采花节这天,人们互相赠送鲜花,互相祝福,并用鲜花点缀自己的房舍和村寨。在村寨广场和十字路口,用五光十色的鲜花堆砌成各色各样的图案。整个村寨遍地是五彩缤纷、奇异多姿的鲜花。清明采花节这天崩龙族的村寨,犹如一艘停泊在绿波花海中的巨轮。

采花节的作文2 甘肃省文县情峪地区藏族传统纪庆节日,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、初六两日。采花节又称女儿节,是当地藏族青春少女们重要的游乐节会。

五月初五凌晨,人们纷纷赶在日出之前上山“抢水”。人们用手捧饮清澈的泉水,并盛满背桶运回家中洗发沐浴。据认为,此水可以祛病疗疾,给人带来健康和幸运。太阳升起后,男女老少打扮得焕然一新,聚集在村寨口欢送上山采花的青年队伍。队伍里有身着节日盛装的“采花”姑娘,以及担任护卫任务的,她们的亲兄弟。姑娘们在“噢老”(领队)的率领下,对父老乡亲们唱起表决心的告别歌,以示一定要克服艰难险阻,采来鲜花献给村寨。送行的村民们则齐唱送行歌,祝她们一路平安,满载归来。采花姑娘离开山寨后,在向几十里外的花山攀登途中互相盘问对歌,唱个不停。抵达采花地“喇儿坎”,姑娘们搭帐支炊,小伙子们则去祭花神。他们在祭祀地插上新的木刀、木斧和木箭,用以象征对花神的保护,同时祈祷花神佑庇采花顺利,村寨坚人牲平安,风调雨顺,年景丰收。之后,姑娘们散布开来,在山坡上一边唱歌,一边采集鲜花。小伙子则攀崖上树,采摘香柏枝,挖野菜和药材。晚上,男女青年围坐在篝火旁,品尝着姑娘们白天做的美味佳肴,畅饮青稞酒,欢歌乐舞,通宵达旦。转天黎明时分,姑娘们精心打扮自己,把各种鲜花插入发中,组成一圈美丽的花环。她们对着山崖唱毕离别歌,返归村寨。此时全村的人们聚集在村头,朝天鸣枪致意,欢迎采花队伍归来。村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,随着领头妇女摇动的马铃声,载歌载舞,举行“祝福”庆仪。人们兴高釆烈地欢唱着“采花姑娘归来了,鲜花把我们的家乡装扮了”等赞颂吉祥的词语,表达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祈愿向往。紧接着姑娘们向全村寨的人家赠送节日礼物,而各家则用丰盛的食物招待赠礼的姑娘。入夜,人们互敬美酒,祝祷对方万事如意,身体安康。节日活动致此结束。

关于采花节的来历,藏族传说是源于对莲花姑娘的纪念。情峪地区地处偏僻,古代传说中人们穿树叶兽皮,以狩猎及采集野果为生,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。直到莲花姑娘从山外来到这里,才将外界农业种植及纺纱织布的技术传给当地居民。此外,她还经常采集药材为人们治病。可是,一年的五月初五日,莲花姑娘上山采药,不幸遇到暴风雪,死在雪山的花树之下。藏族百姓为纪念这个为人们带来文明幸福、品德高尚的莲花姑娘,就把她遇难的日子定为采花节,以寄托对她的怀念之情。

甘肃境内的藏民把五月五日这一天称为“采花节”。过采花节是为纪念一位美丽的藏族姑娘。这位姑娘叫莲芝。她日常教给周围的人开垦荒地,种植粮食;夜晚教给妇女纺线织布,还带领人们采摘草药,为百姓医病。不幸的是,在那年的端午这天,她在采花的路上遇恶虎,不幸身亡。人们为纪念她,便把每年五月的这天定为采花节。

每逢夏日采花节来临,藏族姑娘们纷纷在兄弟的陪同下,进山摘花。野花烂漫,争相怒放。姑娘们便将鲜花编成花环,戴在头上。到了晚上,便围聚在符火旁,翩翩起舞,唱起民歌,通宵达旦。直到第二天拂晓,才结队与莲芝女告别,戴着花环,背着花枝回到村里。乡亲们在村口热情欢迎,姑娘们以鲜花答谢。然后又跳起欢快的舞蹈,尽兴方休。

关于藏历节的作文怎么写?

藏历新年

这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。从藏历12月初,人们便开始忙碌过年,家家户户培育青稞青苗,供于佛前双柜之上,以预祝来年粮食丰收。12月中旬,各家纷纷用酥油和面粉炸“卡赛”(果子)。接近年关,每家都要准备一个叫“竹素琪玛”的五谷斗,内装满酥油和拌的糌粑,炒青稞粒,人参果等食品,上插着青稞穗,并准备一个彩色酥油塑的羊头(“洛果”)。这一切都具有喜庆丰收,预祝来年风调雨顺、人畜两旺的含意。除夕前两天,各家进行大扫除,摆上新卡垫,贴上新年画。 12月29日,人们把灶房打扫干净,并在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“从吉祥徽”。傍晚,不论大小家庭都要做“帕吐”(面疙瘩),天黑时,全家依长幼次序就位坐定,开始聚吃“吐巴”。藏族称此为“古吐”,最早起源于民间驱鬼避邪的习俗,仪式颇为隆重,藏语“古”即“九”(表示二十九),“突”即“吐粑”的意思。在这个仪式过程中,必须做两种“帕吐”。其一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的面型,如太阳象征富有、威严和荣誉,经书贴象征聪慧、有学识,鼓象征不可靠、两面人等;其二,一些帕吐中包有石子、辣椒、木炭、羊毛等物也具寓意,如石于预示心肠硬;炭预示心黑,辣椒表示嘴如刀,羊毛说明心肠软。吃到这些东西的人,都要即席捞出和吐出,以助除夕之兴。但人们不难发现,藏族在这种朴实无华的古老仪式中,注人了道德的内容,使其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。除夕晚上,家家户户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,室内铺上新“卡垫”,在正屋佛龛前叠放各式“卡赛”(油炸果子)四、五层和各种水果、干果、酥油、砖茶、盐块等物,以表庆祝节日,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(万字符号)等,家庭主妇煮好“观颠”(放有红糖、碎奶渣、糌粑等的热青稞酒)待初一早上喝,藏历大年初一,全家人一早起来穿好衣服,点燃供灯祭祀神灵后,按辈序排位坐定,首先共饮新年第一杯酥油茶,接着后辈起来向长辈们敬“琪玛”和青稞酒,并献上哈达,祝吉祥如意,然后坐下,大家一起喝热青稞酒,吃麦片和酥油煮的人参果。家庭新年仪式完后,就往左邻右舍祝贺,各家男女青年手拿“竹素棋玛”,提上青稞酒壶,一进门就高喊“吉祥如意,幸福圆满,主妇富态,贵体安康,愿来年仍能福绥欢聚。”然后向全家人献“琪玛”敬青稞酒,主户同样向客人敬茶酒等款待。初一这一天,一般是家人团聚欢度新年,一般互不访问。从初二开始,亲朋好友相互拜年。城乡演唱藏戏,跳锅庄和弦子舞,牧区牧民通宵达旦尽情歌舞。节日期间,民间还有角力、投掷、拔河、跑马射箭等一系列娱乐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