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北极燕鸥①在南极,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。而在北极,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,而是北极燕鸥
小题1:小巧玲珑,体态优美,矫健有力;有非常强的生命力,有非凡的飞行能力;争强好斗,勇猛无比。
小题2:举例子、列数字。本文举了“1970年,有人捉到一只至少活了34年的北极燕鸥”的例子,具体详细地说明了北极燕鸥生命力强的特点。文中列了“行程数万千米”的数字,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北极燕鸥迁徙路途之长的特点。
小题1:
试题分析:阅读全文,抓住各段段首中心语一一概括即可。
小题2:
试题分析: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,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,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,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。本题要点明说明方法,并举例,说明的作用可从北极燕鸥擅长飞行来概括其生命力强的特点。
二、北极都有什么动物
北极熊 最有代表性和象征北极的动物是北极熊。 北极熊也叫白熊,是熊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,其身躯庞大,体长可达2.5米以上,行走时肩高1.6米,体重可达半吨,最大的北极熊体重可达900公斤。北极熊气力和耐力非常惊人,奔跑时速高达60公里,但不能持久。它具有粗壮而又灵便的四肢,尤其是它的前掌,力量巨大,一掌可使人致命。 北极驯鹿 北极驯鹿 与世界其他鹿种最大的不同有两点:一是雌鹿同雄鹿一样都长着树枝般的角;二是驯鹿像候鸟一样,入冬时节,便开始一群群地往南迁移。早春时节,便开始向北进发,它们常常长途跋涉500公里~700公里,甚至上千里。而且通常是成年的雌鹿充当前锋。 北极麝牛 麝牛貌似家养的牛,然而奔跑起来不像牛而像羊。它长着大胡子,身上的毛长的可拖到地。动物学家研究表明,麝牛同山羊和绵羊更接近。麝牛的近亲可以在热带地区找到,是四不像的扭角羚。麝牛不会分泌任何麝香。北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麝牛群,其总数约7000头。 鲸 北极最大的鲸是格陵兰鲸,其身长20米~22米,体重可达150吨。刚出生的小鲸一般有三四米长,重两吨左右。母鲸对它的孩子十分抚爱,遇到危险时就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小鲸,并发狂地挡住捕鲸船的攻击。北极有一种形体较小、长相奇特的鲸叫一角鲸,体长仅4米~5米,重约900公斤~1500公斤。它的体形很奇特,头上长着一个约1米~2米的角。当地居民给它起了一个浑名,叫它独角兽。其实,一角鲸的“角”不是角,而是大牙,也有人称它一齿鲸。人们研究一齿鲸特别对奇长的牙齿生理作用的研究,已有上百年的历史。 北极黄金鸻 在北极,如果仅从飞行距离的长短而论,要选一个亚军的话,则是黄金鸻了。分布在阿拉斯加大部和加拿大北极地区的黄金鸻,秋天一到,先是飞到加拿大东南部的拉布拉多海岸,在那里经过短暂的休养和饱餐,待身体储存起足够的脂肪之后,则纵越大西洋,直飞南美洲的苏里南,中途不停歇,一口气飞行4500多公里,最后来到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过冬。而在阿拉斯加西部的黄金鸻则可一日气飞行48小时,行程4000多公里,直达夏威夷,然后再从那里飞行3000多公里,到达南太平洋的马克萨斯群岛甚至更南的地区。而且,在这样长距离的飞行中,它们可以精确地选择出最短路线,毫不偏离地一直到达目的地,可见它们的导航系统是非常精密的,至于它们如何做到这一点,却仍然是一个谜。
三、北极有什么动物
最有代表性和象征北极的动物是北极熊 还有几种大类:北极驯鹿 、北极麝牛、鲸 、北极免、北极狐 北极驯鹿 北极驯鹿与世界其他鹿种最大的不同有两点:一是雌鹿同雄鹿一样都长着树枝般的角;二是驯鹿像候鸟一样,入冬时节,便开始一群群地往南迁移。早春时节,便开始向北进发,它们常常长途跋涉500公里~700公里,甚至上千里。而且通常是成年的雌鹿充当前锋。 北极麝牛 麝牛貌似家养的牛,然而奔跑起来不像牛而像羊。它长着大胡子,身上的毛长的可拖到地。动物学家研究表明,麝牛同山羊和绵羊更接近。麝牛的近亲可以在热带地区找到,是四不像的扭角羚。麝牛不会分泌任何麝香。北极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麝牛群,其总数约7000头。 鲸 北极最大的鲸是格陵兰鲸,其身长20米~22米,体重可达150吨。刚出生的小鲸一般有三四米长,重两吨左右。母鲸对它的孩子十分抚爱,遇到危险时就用自己的身躯保护小鲸,并发狂地挡住捕鲸船的攻击。北极有一种形体较小、长相奇特的鲸叫一角鲸,体长仅4米~5米,重约900公斤~1500公斤。它的体形很奇特,头上长着一个约1米~2米的角。当地居民给它起了一个浑名,叫它独角兽。其实,一角鲸的“角”不是角,而是大牙,也有人称它一齿鲸。人们研究一齿鲸特别对奇长的牙齿生理作用的研究,已有上百年的历史。
四、什么是北极狐狸?
北极狐属犬科,额面狭,吻尖,耳圆,尾毛蓬松,尖端白色。
狐狸是北极草原上真正的主人,它们不仅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,而且除了人类之外,几乎没有什么天敌。因此,在外界的毛皮商人到达北极之前,狐狸们真是生活得自由自在,无忧无虑。它们虽然无力向驯鹿那样的大型食草动物进攻,但捕捉小鸟,捡食鸟蛋,追捕兔子,或者在海边上捞取软体动物充饥都能干得得心应手。到了秋天,它们也能换换口味,到草丛中寻找一点浆果吃,以补充身体所必须的维生素。
狐狸最主要的食物供应还是来自旅鼠。当遇到旅鼠时,北极狐会极其准确地跳起来,然后猛扑过去、将旅鼠按在地下,吞食掉。有意思的是,当北极狐闻到在窝里的旅鼠气味和听到旅鼠的尖叫声时,它会迅速地挖掘位于雪下面的旅鼠窝,等到扒得差不多时,北极狐会突然高高跳起,借着跃起的力量,用腿将雪做的鼠窝压塌,将一窝旅鼠一网打尽,逐个吃掉它们。
北极狐狸的数量是随旅鼠数量的波动而波动的,通常情况下,旅鼠大量死亡的低峰年,正是北极狐数量高峰年,为了生计,北极狐开始远走它乡;这时候,狐群会莫名其妙地流行一种疾病“疯舞病”。这种病系由病毒侵入神经系统所致,得病的北极狐会变得异常激动和兴奋,往往控制不住自己,到处乱闯乱撞,甚至胆敢进攻过路的狗和狼。得病者大多在第一年冬季就死掉了,尸体多达每平方公里2只,当地猎民住住从狐尸上取其毛皮。
北极狐身披既长又软且厚厚的绒毛,即使气温降到-45℃,它们仍然可以生活得很舒服,因此,它们能在北极严酷的环演中世代生存下去。尽管人们对狐狸自身并无好感,但深知狐狸皮毛的价值和妙用,达官显贵、腰缠万贯的人们以身着狐皮大衣而荣耀万分,风光无限。狐皮品质也有好坏之分,越往北,狐皮的毛质越好,毛更加柔软,价值更高,因此,北极狐自然成了人们竞相猎捕的目标。